核心提示:瀘州晚報、瀘州晚報新聞網·瀘州全搜索率先推出的有獎征集“風過瀘州帶酒香”對聯活動,截稿日期由原定3月30日延長至4月15日后,更多市民踴躍參與。
截至昨日下午6時,以書信形式寄至本報總編室的已有7封;登陸瀘州晚報新聞網·瀘州全搜索(www.lzep.cn )網站專題帖參與回復的有1200人,進帖瀏覽的有2萬余人;傳至瀘州全搜索電子郵箱(service@lzep.cn)的文檔有近百份;編輯短信發至本報特別熱線的有近百條;通過瀘州全搜索官方微博參與的有40余人。
據悉,此項活動的截稿日期為4月15日。截稿后,將聘請市內外對聯專家公正、公平地認真遴選,評出一等獎一名,獎金三千元;二等獎兩名,獎金一千元;優秀獎五名,獎金五百元(暫定)。
投稿方式:
1.用稿箋紙寫,寄信至“瀘州市江陽南路12號瀘州晚報社總編室”;
2.登陸瀘州晚報新聞網·瀘州全搜索,進入專題帖后跟帖參與;
3.電子文檔傳至電子郵箱 service@lzep.cn ;
4.編輯短信發至瀘州晚報特別熱線13541585626;
5.新浪微博、騰訊微博用戶可以通過瀘州全搜索官方微博參與。
四川電視臺高級編輯:酒和文化結合 成為大家認可的品牌
昨日,正巧在瀘州出差的四川電視臺《聚焦廉政》欄目高級編輯、制片人王永剛,在《瀘州晚報》上看到瀘州正在開展有獎征集對聯活動后,也特意奉上自己的作品:“人到此處精神爽,風過瀘州帶酒香”。
“劉書記出題‘風過瀘州帶酒香’征集對聯,這一文化創意非常好,以文化帶動瀘州的發展,不僅有利于瀘州文化形象的樹立,也有助于更好地打造現代化‘中國酒城’城市品牌形象。”王永剛說,書記出題面向全社會征集對聯,一方面提高了瀘州的知名度、關注度,同時對瀘州酒和酒文化的發展也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。王永剛認為,酒離開了文化這一附加值就僅僅是一種商品,而只有當酒和文化結合在一起,才能更多地穿越時間的限制,成為大家共同認可的品牌。
王永剛說,當年胡耀邦視察瀘州時,用“風過瀘州帶酒香”一句高度贊美了瀘州和瀘州酒時,一直都覺得應該有個上聯和它呼應。“恰巧這次出差遇到劉書記以此出題征集對聯,正好奉上我想了很久的上聯。”王永剛說,瀘州是一個風清氣正的地方,社會環境舒適,給人感覺神清氣爽,因此奉上“人到此處精神爽”表達對瀘州黨風廉政建設的肯定和認同。
瀘州市文聯:城市宣傳也是文藝家的責任
自3月9日瀘州晚報新聞網·瀘州全搜索率先推出“風過瀘州帶酒香”有獎征集對聯活動以來,得到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。瀘州市文聯主席虞潛就此次征集對聯活動,也談了自己的看法。
虞潛稱,“風過瀘州帶酒香”一語道破了瀘州酒城的特色,將它作為瀘州宣傳語之一,定位非常準確。若能征集到與之匹配的另一句話來豐富宣傳語的內涵,相信會同“中國酒城,醉美瀘州”這句話一樣,成為瀘州面向全國乃至全世界的響亮宣傳語。“一句話的影響往往是不可估量的,一句切合瀘州發展現狀且具有鮮明特色的宣傳語,能在對外宣傳瀘州的過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”虞潛說。
虞潛認為,“風過瀘州帶酒香”是非常淺顯易懂,又寓意深刻。“這句話的字面意思很容易被人理解,但若仔細品讀,這句話擁有更豐富的內涵。它包涵了瀘州處處有窖池、處處有酒香的深層含義,也在向人們展示由瀘州深厚的酒文化底蘊所醞釀出來的‘酒香’濃醇。所以,要想將它配成‘絕對’,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”虞潛表示,他們會在文聯即將召開的第六屆四次全委會上,倡議作家協會、書法家協會等協會的會員都積極參與到此次征集活動中來。“參與瀘州城市宣傳,為瀘州走向世界出一份力,這也是每個瀘州文藝家的責任。”虞潛說。
記者 潘婷 段婉露 實習生 藺娜
責任編輯:王鍶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