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10萬人次瀏覽量 半幅對聯成就瀘州網絡第一帖
|
來源:瀘州新聞網 |
“風過瀘州帶酒香”這句話是胡耀邦同志在1983年對瀘州和瀘州酒的高度評價。在今年3月8日召開的瀘州市酒類產業發展大會上,市委書記劉國強以“風過瀘州帶酒香”為出句,誠征最佳對句,合璧成為一副對聯,擬作為瀘州對外宣傳的廣告語。
“絕對”活動吸引全國各地人士了解瀘州 自3月9日,瀘州晚報、瀘州晚報新聞網·瀘州全搜索率先推出的有獎征集“風過瀘州帶酒香”對聯活動開展以來,引起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與積極參與,在4月15日征集活動告一段落,此次活動征集到對聯作品超過2萬條,截至目前,瀘州全搜索活動專題帖的瀏覽量已超10萬人次,可謂瀘州網絡史上最火的第一帖。而在進入評選階段以后,同樣備受關注。 “絕對”征集活動開展以來,瀘州晚報、瀘州全搜索積極向外推廣此項活動,包括鳳凰網、搜狐網、新華網、楚網、三峽網、《四川日報》、《成都商報》等媒體均發布或轉載了瀘州有獎征集對聯的消息。一時間,不僅酒城最熱的話題,總是離不開“對聯”征集一事,來自北京、上海、廣東、湖南、河北、安徽、江西、山東、深圳等地的各界人士同樣參與其間。 “通過社會各界的參與,讓更多人對瀘州、瀘酒有更深層的認識。”參與此次對聯征集活動的不少人此前都并未來過瀘州,但這絲毫不妨礙他們參與此次活動熱情。廣西楹聯學會副會長林小然在參與此次對聯征集活動,投遞7副作品的同時,這樣告訴記者:“我雖然從來沒有到過瀘州,卻也久聞瀘酒之名,而通過參與此次活動,為使作出滿意的對聯作品,我通過上網查閱各種資料,對瀘州的歷史和人文底蘊的也通過這一活動了解不少。” 公務員、教師、律師、醫生、工程師、私營業主、學生……群眾參與的廣泛性在此處體現的淋漓盡致。對于此次參與投遞作品的選手來說,他們有的是楹聯的專家,有的是楹聯愛好者,有的對楹聯的了解并不深,故而從應征的作品來看,既有妙筆生花的絕妙佳句,也有一些作品尚透著初學者的稚嫩,但共同點卻是,都能夠從中看出他們對此次活動的參與熱情。 “自從看到對聯征集活動開展以來,我每天都會關注有關的新聞,我的作品最后能不能得獎并不重要,但我還是決定參與其中,只因為我覺得這個活動舉辦得很有意義,我們的城市發展得越來越好,我也想通過出一份力,讓更多的人來了解自己的家鄉。”在采訪中,有不止一位應征作品者這樣告訴記者。
|